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运动在肿瘤治疗、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跟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,为肿瘤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提供健康指导。
(资料图)
上线大医生:倪隽
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任
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墨尔本大学博士后
本期话题:肿瘤患者居家运动康复
上线大医生:陈云
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康复医学科 主治医师
本期话题:肿瘤患者居家运动康复
肿瘤运动康复医疗价值
乳腺癌、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患者8-10年随访研究,肿瘤确诊后开始参加规律运动,全因死亡率下降了41%,复发率下降21%,说明,在诊断肿瘤后更应坚持规律运动。所以,与其恐惧担心,还不如去坚持运动。
坚持规律运动康复可以预防肿瘤发生;在肿瘤治疗阶段,提高对放化疗敏感性;减轻肿瘤治疗副反应,减缓/抑制肿瘤进展;防止复发;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,甚至可能提高生存率。
肿瘤患者运动风险分级
低风险:指肿瘤早期阶段、不伴合并症的患者,无需进一步评估,按一般运动方案进行运动,推荐在社区/家庭开展运动康复;
排除低风险,就是中高风险,都是要先评估的;
中风险:指伴周围神经病变、肌肉骨骼障碍、淋巴水肿等患者,推荐运动前进行康复评估,建议患者在医学监督下进行中等强度运动;
高风险:指伴心肺疾病、胸部或腹部手术未愈合、造口术、明显疲劳、严重营养不良、身体状况恶化或尚未从治疗不良反应中恢复患者,运动前必须进行常规医学评估和康复评估,排除禁忌证后,运动处方需肿瘤康复多学科团队进行制定,且运动康复必须在医学监督下进行。
居家运动康复评估
首先进行基线评估,就是居家运动康复方案制定前的初次评估。包括:病史、接受的肿瘤治疗方案、并发症和运动风险评估。
在基线评估中,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运动喜好、和既往运动情况、运动环境和周围可利用的资源,有助于制定依从性高的个体化居家运动方案。
肿瘤患者居家运动康复
和在医院内做运动康复哪个更好
指南指出:医疗机构内监督下运动康复依从性更高,对生理功能、心理功能、生活质量等改善程度更高。
但也有研究发现,恶性肿瘤患者更偏好居家运动康复,因为可以灵活选择运动时间、地点,并且获得更多家庭支持。
应该说,这两者从效果上来说,是医院内监督下康复效果更好,在家运动更方便,是鱼和熊掌,各有各的好。
居家运动康复哪些情况要停止
注意运动终止:运动要循序渐进。运动时如出现以下情况: 头晕、头痛、胸闷气短、共济失调、胸痛等不适症状,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等, 运动应终止。应由医师检查,并排除危险后,再恢复运动。
大医生说健康
肿瘤患者何时开展居家康复运动?
免 责 声 明
本文旨在健康科普,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,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,仅供参考,如有相关健康问题,请及时咨询医生。
大 医 生 介 绍
倪 隽
博士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,墨尔本大学博士后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。2014年10月-2016年3月作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学一年半。社会任职:中澳康复联盟执行会长;福建省康复科普志愿服务队队长;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;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江苏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副主委。擅长:擅长颈肩腰腿痛疾病康复;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偏瘫,截瘫患者的康复, 尤其是痉挛的控制;难治性面瘫康复;心肺疾病康复;肿瘤康复方面擅长肺癌康复。
大 医 生 介 绍
陈 云
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,主治医师,中医学结合学会康复分会委员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