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要闻 > 正文

当前速看: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厥论篇》学习笔记十二

来源 : 个人图书馆-幽默的数据线    时间:2023-06-04 11:01:26


(资料图片)

认识世界,从认识自身开始。 呵护家人,从呵护与调理自己开始。 热爱生命,从了解生命的运行规律开始。 热爱生活,从懂得与体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开始。 自修医经,不一定成为医家,只为明了世间之大道,顺便学着认识自己,修正与调理自己。 学习医经,不一定能治病救人,只求把握大道与真理的粗略,在人生与自我保健时不至于迷失大方向。如此,呵护自己与家人,也不至于南辕北辙。 下面蓝色字体的部分,即为“笔记内容”。今日学习“黄帝内经·素问·厥论篇”【原文】: 黄帝问曰:厥之寒热者,何也? 岐伯对曰:阳气衰于下,则为寒厥;阴气衰于下,则为热厥。 帝曰:热厥之为热也,必数于足下者,何也? 岐伯曰: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,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,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。 (注①:厥,即厥症,是脏腑经络阴阳失调,气机逆乱,升降失常所致的一类病证。 人阳经之气走行于足五趾的外侧,阴脉集中在足下,聚结在足心。因此,阴盛阳弱则为寒厥,阳盛阴弱则为热厥。) 帝曰:寒厥之为寒也,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,何也? 岐伯曰:阴气起于五指之里,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,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,其寒也,不从外,皆从内。 (注②:人体阴经之气自足五趾的内侧始,集中在膝下且聚结于膝部。因此,人若阳经之气自下衰竭而阴经之气过盛,其就会自足五趾渐冷至膝部。 这种冷,并非由于外寒入侵人体所致,而是体内阳虚所致。) 帝曰:寒厥何失而然也? 岐伯曰:前阴者,宗筋之所聚,太阴阳明之所合也。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,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。此人者质壮,以秋冬夺于所用,下气上争不能复,精气溢下,邪气因从之而上也。气因于中,阳气衰,不能渗营其经络,阳气日损,阴气独在,故手足为之寒也。 (注③:秋冬季节,即阳气衰弱时节中,如果劳累或纵欲,过多耗损肾精,阳气随之虚弱,内寒之气便随之而至,寒厥症也就形成了。 寒症一旦滞留人体中焦,致使胃气虚乏,胃无法化生水谷精微,便无以荣养五脏经络。于是阳气愈弱、阴气愈盛,手脚自然寒凉。)帝曰:热厥何如而然也? 岐伯曰:酒入于胃,则络脉满而经脉虚,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,阴气虚则阳气入,阳气入则胃不和,胃不和则精气竭,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。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,气聚于脾中不得散,酒气与谷气相薄,热盛于中,故热偏于身内热而溺赤也。夫酒气盛而慓悍,肾气有衰,阳气独胜,则手足为之热也。 (注④:热厥的形成: 酒气之剽焊,能使人体络脉中血液充满,虚空经脉。即阳气耗损了经脉之阴气,致使传送胃中津液之脾无物传送。阴气不足则阳气实,阳气实则胃不和,胃不和则水谷精气就会衰减,精气衰减则无法给人体四肢提供养分。) 帝曰:厥或令人腹满,或令人暴不知人,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,何也? 岐伯曰:阴气盛于上则下虚,下虚则腹胀满;阳气盛于上,则下气重上,而邪气逆,逆则阳气乱,阳气乱则不知人也。 (注⑤:人体阴气偏盛于上,则下部气虚;下部气虚则水谷不化,就会导致腹部胀满。) 帝曰:善。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。 岐伯曰:巨阳之厥,则肿首头重,足不能行,发为眴仆。 阳明之厥,则癫疾欲走呼,腹满不得卧,面赤而热,妄见而妄言。 少阳之厥,则暴聋颊肿而热,胁痛,绗(骨旁)不可以运。 太阴之厥,则腹满瞋(月旁)胀,后不利,不欲食,食则呕,不得卧。 少阴之厥,则口干溺赤,腹满心痛。 厥阴之厥,则少腹肿痛,腹痛,泾溲不利,好卧屈膝,阴缩肿,绗(骨旁)内热。 盛则泻之;虚则补之;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。 (注⑥:太阳经厥症,病人头部肿胀发重,无法行走,发病时眼花跌倒。 阳明经厥症,病人疯癫,狂走呼叫,腹胀无法安卧,面部赤热,神志不清,产生幻觉,胡言乱语。 少阳经厥症,病人突然耳袭,面颊肿热,两胁痛,小腿无法活动。 太阴经厥症,病人腹部胀满,大便不畅,无食欲,食则呕吐,无法安卧。 少阴经厥症,病人口干,小便赤爸,腹满,心痛。 厥阴经厥症,病人少腹肿痛,腹满,大小便不畅,睡觉喜欢蜷腿,前阴萎缩而肿,小腿内侧发热。)太阴厥逆,绗(骨旁)急挛,心痛引腹,治主病者。少阴厥逆,虚满呕变,下泄清,治主病者。厥阴厥逆,挛腰痛虚满前闭,谵言,治主病者。三阴俱逆,不得前后,使人手足寒,三日死。 (注⑦:足太阴脾经厥逆,小腿拘挛,心痛引腹部,医者从主病之经的腧穴开始治疗。 足少阴肾经厥逆,腹部虚满,呕逆,下泄清水,治主病之经。 足厥阴肝经厥逆,筋挛,腰痛,腹部虚胀,小便不通,胡言乱语,治主病之经。) 太阳厥逆,僵仆,呕血善衄,治主病者。少阳厥逆,机关不利,机关不利者,腰不可以行,项不可以顾,发肠痈不可治,惊者死。阳明厥逆,喘咳身热,善惊、衄呕血。 手太阴厥逆,虚满而咳,善呕沫,治主病者。手心主、少阴厥逆,心痛引喉,身热死,不可治。 手太阳厥逆,耳聋泣出,项不可以顾,腰不可以俯仰,治主病者。手阳明、少阳厥逆,发喉痹、嗌肿,痉,治主病者。 (注⑧:足太阳膀胱经厥逆,昏倒吐血且鼻常流血,治主病之经。 足少阳胆经厥逆,关节不灵活,因此腰部与颈部都无法转动,若兼发肠痈就危险了。 足阳明胃经厥逆,喘促咳嗽,身热易惊,鼻流血,呕血。 手太阴肺经厥递,胸腹虚满,咳嗽,常呕吐痰液,治主病之经。 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厥逆,心痛牵连咽喉,身发热,不治。 手太阳小肠经厥逆,耳聋,流泪,颈项无法转动,腰部无法俯仰,治主病之经。 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厥逆,发为喉痹,咽肿,颈项僵直,治主病之经。)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建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